在刚刚过去的3·15晚会上,金融类诈骗案的曝光较去年有增无减,在线金融平台融360的调研发现,有71.5%的受调研网友收到过各种诈骗短信,49%的网友表示曾遭遇过理财产品虚假宣传,64%的网友在办理房贷过程中曾遭遇“忽悠”。但是,在遭遇到各种金融欺诈之后,多达52.7%的用户选择了“自认倒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支付的在线化、消费者遭遇诈骗后的不作为,让金融消费领域的侵权、违规和诈骗现象愈演愈烈。识别金融诈骗、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减少损失十分关键,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石家庄某国企员工严先生告诉笔者:“我经常收到各种各样的短信,有称中奖了,要登录网址领取奖品的,也有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要免费为我办理高额度信用卡的,因为身边朋友有上当受骗的先例,所以我收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信息都不予理睬。”面对“诱惑”,严先生表现得较为理智,但是也有很多消费者常常被骗子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有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霉运”不会落到自己身上,但却最终中了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
了解金融诈骗的特点并有效识别它们,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金融消费领域的骗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针对个人的银行卡进行诈骗的行为,主要有:通过建立伪基网站让用户登录假网址套取信息、冒充银行客服套取银行卡信息、利用公共网络侵入个人手机直接骗取个人财产等。二是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侵权诈骗,主要有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票据诈骗、有价证券诈骗、保险诈骗等。骗术多种多样,骗子的手段也不断更新。消费者首先要树立防骗意识,不要轻易告诉陌生人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遇到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时慎重选择,签署合同协议时仔细留意合同条款,谨慎签名。
张家口市市民黄女士向笔者讲述了一次有惊无险的受骗经历。春节期间,送红包、领红包成了每个手机网民每天的必修课。黄女士收到微信发来的一个抢红包的链接,红包链接上写的是1000元代金券,但是要想领取这张代金券,需要输入一大堆个人信息,还要填写微信账户,填完了后还要扫描一下二维码。黄女士没多想,就把信息填好并扫了二维码,但是代金券却迟迟没有收到。第二天,黄女士得知自己朋友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但朋友不但没收到代金券反而微信账户被划走了1000元。黄女士仔细检查才发现输入的手机号中有一个数字输入错误,二维码也由于网络原因没有扫描成功。如果黄女士再“认真”一些,恐怕自己也要蒙受财产损失。如果上当受骗了,该怎么办?由于骗子大多数会采取网络划款的方式,在行骗和钱被转走之间往往有一个时间间隔,消费者要在第一时间切断银行卡与网上银行的关联,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挂失。
近年来,非法集资、P2P违约案件时有发生,动辄百分之二十多的收益让消费者心动不已。只有消费者积极树立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净化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