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公事、不愿担当、执行不力、推诿扯皮耍滑头等,是“软腐败”的表征,“软腐败”更具隐蔽性、复杂性、积聚性,是侵蚀政府公信力的典型违纪行为。“软腐败”的官员都是什么样?不妨给他们画画像。
画像一:太平官·不敢为
“出头的椽子先烂”、“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多栽花少栽刺,不能得罪人”,这些话近来在基层官场颇有市场。这样的“太平官”都怕啥?概括起来有“三怕”:
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有些官员最担心的是位子不保,“不出事”便成最大原则。守着“不出事”的愿望,抱着“守摊子”的心态,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
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大刀阔斧”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选择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认为“做好没人知,做坏自买单,不如不做”。
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一些官员觉得只要干事就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监督。“太平官”害怕华丽政绩“皮袍”下的“虱子”露出来,于是就全力掩饰、拖延行事。
画像二:懒官·不愿为
“软腐败”的背后不乏“懒惰”在作祟。而如今,监督越来越密、问责越来越严,一些官员的“懒”也跟着披上了新的外衣。
推卸责任打太极: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的职能部门干部,该做的事不认真做,对职责范围内之事推诿扯皮,变着法子找借口绕道走,只知道打太极、踢皮球。
事不关己高挂起:同在一个单位,遇事却借口不由自己负责而熟视无睹。有的企业反映,本可以正常办理的事项,如今一些干部怕担责、不敢办、不愿办,层层请示汇报,坐等上级指示,一拖拖好久,有时就把事情拖黄了。身心懒惰做样子:懒官既有身体懒惰者,更有思想懒惰者。身体懒惰者,习惯开会发文听汇报,不愿下基层了解实情;思想懒惰者,则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工作热情。
画像三:庸官·不会为
“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不是不想作为,而是真的“不会干”、“不会为”。表现为:
本领恐慌、力不从心:“不会干”体现为满足现状,不求上进。一位基层组织部门负责人分析,这样的干部虽然也有事业心、责任感,但由于领导能力和领导方法不够,往往工作效果不好。
“井底之蛙”、自以为是:工作中,个别领导干部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一点点本事、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有的忙于事务,疲于应酬,看不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的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有的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缺乏理解,对工作研究得不深不透、一知半解,做事情“粗针大麻线”。
华而不实、眼高手低:湖北省沙洋县一位领导干部,刚毕业时文思敏捷,工作很有激情。走上领导岗位后,却开始变得华而不实,提笔行文再也离不了空话、大话、套话等“八股腔”,工作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下属不能给予正确的方法引导,习惯于发号施令,浮躁之气严重。最终,因工作无起色而被领导约谈。
画像四:滑头官·不想为
“滑头官”是指那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善于见风使舵、邀功诿过的官员。
“图省事”官员,与其冒大风险去解决矛盾问题,还不如多做些“表面政绩”博个好名声、混个好位置;他们的共性是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天花板”官员,升迁无望、不思进取: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受到经历、学历、年龄等条件的限制,认为自己在职务上没有晋升的空间,从而不思进取,行动懈怠,满足于当“混事官”。
“二线”官员,缺乏约束、行动懈怠。一些地方和部门将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好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致使干部退居“二线”如同提前“下岗”,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有的二线干部思想懈怠,政治上不思进取;有的摆老资格,不服从单位的管理,对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不理不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唤醒“软腐败”官员
景县党员干部“软腐败”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县纪委将利用年底前一个多月的时间,充分利用党纪监督、巡查监督、派驻监督的方式方法,把治理党员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这样的“软腐败”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查办一批反面典型案件,真正达到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保森林的效果。同时,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一案多查制度,撬活主体责任,把单位一把手挺到监督执纪问责的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