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景县新闻网>>民生在线

杨军迎:企业家返乡任职 带领农民奔富裕路

   景县新闻网    时间:2016-03-18 16:52

  长城网衡水3月17日电(张静杜志斌张梅胜)他17岁独身一人闯荡京城,38岁已是在北京和天津拥有三家公司、资产过千万的成功商人。在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回村任职,他把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最大的事业,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他就是武邑县韩庄镇杨吕池村党支部书记杨军迎。

  背井离乡谋生计,坎坷打拼获成功

  杨吕池村是武邑县有名的贫困村,杨军迎家也是村中的贫困家庭之一。为了贴补家用,供妹妹上学,17岁就辍学到北京打工。他从电工学徒开始,两年后考下了电工证。但头脑灵活的他总觉得给别人打工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武邑是橱柜之乡,杨军迎所在的韩庄镇有许多橱柜生产厂家。在和家乡的橱柜业务员交往中,他发现办公橱柜的市场很可观。经过一番准备,他跟着一个老乡当“学徒”,做起了橱柜销售。为了能销售更多的产品,他每天一大早就出去推销。有时候,为了卖出一套柜子,他要几次、甚至十几次地跑一个单位。由于勤奋、售后服务周到和信誉良好,经过几年的打拼,杨军迎在橱柜销售圈里已是小有名气。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回村任职前,他在北京和天津已拥有三家公司,业务也从橱柜经营扩展到新兴的档案外包等文化行业,总资产已过亿元。

  毅然返乡任“村官”,多措并举谋出路

  自己走出贫穷的杨军迎,并没有忘记依然贫困的家乡。他每每回村,看到多少年没有变化的落后景象,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2008年杨军迎首先拿出5万元用于给村里修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在外人员共集资20多万元,不仅修了路,还修建了活动室和休闲广场,结束了村里多年没有活动场所的历史。此后,每当村里有需要出钱出力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由于杨军迎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他在村民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村民们都希望他回来领着大伙儿一起致富,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时他将公司业务全部推给了妻子,毅然选择了回村,决心带领乡亲们一起创业致富。

  生意难做,穷村更难治。上任后,他首先抓稳定。有村民告状,杨军迎反复做工作,使双方和解。面对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一没技术,二没副业,该从何处着手为大家寻求一条致富门路,着实让这个久经商海的汉子犯了难。在深入分析了上级政策和走访群众后,结合本村白沙地较多、适宜种植瓜果的特点,杨军迎和村干部、村民代表达成了共识——走产业化、特色农业种植的路子。为了找到合适的种植品种,杨军迎与支部班子成员带着土壤样本多次跑寿光、饶阳和北京等地寻求合作伙伴,最终与饶阳客商达成了种植高端大棚甜瓜的协议,并组织成立了“农盛”专业种植合作社。他从自己的公司筹集了600万元资金,建起了一个占地300亩、拥有90个高标准温室大棚的高效农业产业园,聘请本村村民到这里打工,按劳计酬,并垫资70多万元在棚区修了长3000余米的环形水泥路。一下子就带动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的热情。目前,合作社种植的九红瑞、绿宝、羊角蜜、香蜜等甜瓜品种已远销北京、保定、唐山等多个大中型城市,年收入预计将达到500多万元。

  蓝图绘就幸福路,合力共圆致富梦

  逐步富裕起来的村民,进一步增强了加大特色种植的信心,杨军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他的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利用三年时间,把全村4000亩土地全部流转,发展特色种植,在蔬菜销售上,村里的种植园可以直接和城市家庭挂钩,城市居民可以来认领菜地、自己采摘。这样,市民了解了菜的种植过程,吃着放心,去掉了中间商环节,菜价也便宜。真正实现了种植、采摘、观光一体化。眼下,他又带领支部班子投资400多万元,整理出了200多亩地,准备建设40多个大棚。现在,杨吕池村在杨军迎的带领下正朝着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梦想阔步前进。

稿源 长城网 编辑:郑连池
  相关链接
河北省环保厅通报35起大案 10企业被按日计罚
景县供电公司春季安全检查“进企业到田头”
  领导风采 更多>>
 
县委书记李景辉
 
政府县长赵君杰
 
 
  景县概况 更多>>
发展现状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经济建设
 
主办单位:中共景县县委  景县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