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377个,立行立改267个,正在整改110个,完善相关制度142项;给予党政纪处分110人,批评教育374人,通报典型案例16起……景县“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战果颇丰。“起步快、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这是省市督导组对景县专项行动做出的一致评价。
自“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以来,景县以聚焦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牢关键,保持定力,细处着手,精准发力,有效促进了“三清”政治生态的逐步养成。
掀“飓风”:震慑开局
起跑决定后程,开局关系全局。专项行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打响头炮。
省委“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该县闻风而动,于2月19日在全市率先召开动员会,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出席。“专项行动务必要见人见事见结果,不能隔靴搔痒、雨过地皮湿……”动员会上,县委书记李建刚坚定地话语掷地有声。该县还将动员会直接开到了村和企业,专项行动的“飓风”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
态度决定高度。该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专项行动的谋划部署、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导落实。组织部、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也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实现了责任明晰、步调一致、协调联动。同时,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求必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小组先后10次召开会议,研究谋划,动员部署,浓厚氛围,专项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
只有方案精准,才能确保行动不偏不倚。该县结合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聚焦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任务要求,并先后五易其稿,成为专项行动强势推进的根本遵循。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了14个子方案,做到了专项行动有的放矢。作为清理违规出让土地的牵头单位,国土资源局对于土地出让所涉及的5大类18个具体问题,建立市、县两级会诊制度;对土地征收、出让等重大业务实行两级会审,即县国土资源局集体会审后再报县土地管理委员会审议。
令如山,不折不扣抓落实。在动员大会召开的当天,景县就对一名违反会风会纪的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给予了政纪处分,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同时责令相关纪工委负责人做出深刻书面检查。
建体系:纲举目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该县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了“双三模式”即以组织领导、工作运行、四级督导问责三大体系为依托,构建起以领导小组为龙头,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中枢,各纪工委、纪检监察室为龙身,各乡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为龙尾的层次清晰、责任明确、运行有序、系统高效的“一条龙”组织运行机制,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为专项行动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机制保障。
如何抓具体运行?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例会、工作调度、工作报告、工作台账、信息反馈、监督问责、工作通报、线索查否复查、督导通报等12项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以抓学习研究、抓时间节点、抓督导调研、抓震慑效应、抓合力聚集、抓正反典型、抓工作成效为内容的“七抓”的工作路径。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各乡镇严格实行“八化”工作模式,即坚持制度化运作、项目化管理、集团化作战、公开化清理、台账化推进、严明化督导、顶格化问责、品牌化建设,专项行动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督导是保障专项行动实效的重要环节。该县建立了四级督导问责体系,各牵头单位、各乡镇严把第一道督导关,既做好本单位工作的督导,又做好对牵头负责任务的督导;县纪委各纪检监察室、各纪工委负责把好第二道督导关,分别对所分包乡镇、驻在和归并监督部门的专项行动进行督导;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导组严把第三道督导关,负责对全县专项行动进行全程督导;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严把第四道督导关,对因督导不力而导致进度缓慢的,对督导组应该发现而未发现、应上报而未上报或被上级部门发现、新闻单位曝光的,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及督导组组长开始逐级进行严厉问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督导体系。督导组对各乡镇、县直部门进行拉网式督导检查7次,查找解决专项行动中“不严不实”的种种问题,确保认责担当不推不托、问题解决不留尾巴。会风会纪的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给予了政纪处分,并在全县通报批评,同时责令相关纪工委负责人做出深刻书面检查。
“‘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要真正清出效果、整改到位,关键要看乡村两级的重视程度和落实力度,看乡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动起来、改起来。专项行动要抓拓展、抓延伸,要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增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景县县委副书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平荣峰一针见血。
该县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乡镇、农村“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把专项行动与乡镇机关“五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五个一”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频共振、共同发力,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有效避免了“上热中温下凉”。
真叫板:有序有力
县电视台开辟了“一问责八清理”专栏,“智慧景州”手机台增设举报窗口,“儒乡廉韵”微信推送25期50余条,编发专题简报28期……该县通过多种载体、不同形式,全方位、大力度宣传“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做到开门搞清理、搞整改,营造了浓厚氛围、强大声势,“一问责八清理”在景县大地如火如荼。
专项行动只有突出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才会取得实效。该县在严格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突出景“颜”景“色”,结合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在严肃整饬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在状态等纪律松懈、精神不足、消极怠工、效能低下等问题的同时,着眼激发全县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该县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创新创业宽容失误的暂行办法》,为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交了一份“意外保险”,做到了既疏又堵、疏堵结合。“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既要紧扭挺纪在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定不移惩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软腐败,又要坚持鼓励创新、注重实绩、教育为先、宽严相济,保护与激励党员干部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让想干事者放开手脚,能干事者有展示舞台,干成事者得到鼓励,无意中干错事者得到保护,让不做事、爱生事的干部受到鞭策,真正做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景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李战旻说。
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处理、不报告是渎职。为确保问题找得准、查得全,不落项、不缺项,真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找实,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按照“清理内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工作标准只能更高不能降低,政策尺度只能更严不能放宽”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单项清理方案,逐条列出问题清单。县财政局围绕所牵头的工作任务,召开专项资金、乱收费乱罚款、乱发津补贴、公务用车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等“五项清理”县级清查动员会,出台《关于“五项清理”县级清查实施方案》,对清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就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
针对舆论氛围不够浓烈、督导力度欠缺、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景县提出“认识要高、指挥要强、方案要准、行动要快、上报要真、结合要紧、督问要狠、氛围要浓、效果要实”九条要求,引导各单位树牢争先意识、引领意识、标兵意识,在高标准完成方案规定动作的同时,找准重点、培育亮点、创出特色,努力形成一批政策信息成果、正反典型成果、调查思考成果、制度机制成果和档案资料成果。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人。该县把问责作为一把利剑,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以问责传导压力,以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进入集中清理、解决问题阶段以来,景县对违纪违规问题铁腕执纪,严肃问责,黑下脸来找典型,或批评诫勉,或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释放强烈信号,先后6次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警示震慑效应,不断巩固、扩大专项行动成果。
“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是优化政治生态的一副“良剂”。景县以“长缨在手缚苍龙”的姿态和“利剑出鞘惩腐恶”的决心,保持坚强的定力,踏着不变的步伐,去沉珂治顽疾,让儒乡大地谱廉韵,任重故里拂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