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8日,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赴董子故里河北景县广川镇参加董子文化研讨会。到达祖先圣地报到后,先在大厅参观董子文化书画展。董子故里的画家们,用传统的笔墨表现出对艺术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画道文心的艺术理想,各自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内容涉及书法、山水、古今人物,特别对董子文化画绘功底有坚实而全面的艺术真功,各个作品不仅以深厚的笔墨功力,新颖的造型和立意,笔酣墨畅的雄浑风格,使观者受到艺术审美的打动,还从满含浓郁生活气息,涌动奔腾活力的时代精神的画作中,受到笔墨情韵的启迪。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我董氏族谱和百家姓书库“董”书记载;其先祖是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前179——104年)广川郡人(今河北省景县广川镇)。为陇西董氏,是董姓中的大家族。影响较大,唐代成书的《元和姓纂》一书认为,这一董姓的最早始祖是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董仲舒少子董安的子孙,从广川(今河北省枣强西南)迁徙到陇西(今甘肃临洮一带),故陇西董氏实际上主要是指董仲舒的后裔。明朝朱元璋从山西向黄淮地区大迁民,族谱记载董促舒后裔董希圣从洪洞西南35华里老乌村迁到鲁西南南端成武县,是我成武董氏发祥地之一。汶上镇董楼董口村的董氏后人从家谱上认出金门古岗董氏乃其同宗。
希圣支在黄淮六百年来、己分五支、为建设祖国,复兴中华做出巨大贡献。以谱证实是董仲舒的后裔,最老的老家在河北省景县广川镇。
在河北省景县老家,一座宏伟的十三层高塔映入眼帘,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景州塔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晴日,登至塔顶眺望,近在脚下的景县城全貌,楼台亭阁、车水马龙、绿地仙踪、百花齐放、在碧波荡漾绿树碧涛中、显示出庄重的美丽卫生城之景。
景县被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对于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景县来说,举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西汉治军名将周亚夫、南北朝高氏和封氏两大名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和贾岛等……这些人都在景县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董子公园位于景县南新城核心区,以“天人合一、文化传承”为主题,弘扬董子儒家学说。把一个秀丽清洁静美的园林新景州屹立在衡水大地,上是蓝天、白云、下是地绿、水清的园林新景、跃然呈现在山南海北观光客的眼帘。光彩夺目的美景定让天下旅游观赏客享受到最幸运欢乐的生活情趣。
气势恢宏的董子宗祠巍然屹立在广川镇董仲舒的故里,正殿规模十分壮观,整体木结构,顶部镶嵌着各色琉璃瓦,青白石底座,殿前矗立着一座青石大鼎、庄重和谐、颇有气派。再往前是宽广大理石道,旁边有一座玲珑剔透小桥,成片树林郁郁葱葱。董子宗祠正殿、董子书院、董子旧宅、董子典故园、董子研究会馆、董氏宗亲会馆、时空台、董子舍园和董仲舒衣冠冢,碑林等建筑群精致布景使整个公园繁花似锦,采用汉式建筑风格,显得更加装重美好,由九部分、七进院组成,坐北朝南,董子故居、应诏对策、下帷讲学、三不窥园、相事骄王、德主刑辅、董子祠、鸿儒殿、七进院落构成文化园的主体。旨在弘扬董子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董子文化的影响力,真正打响“董子故里大儒之乡”品牌。迎来送往,天下游客,真诚让人游遍天下九十九,不忘董子故里走一走的审美之感!
2016年4月9日一早,董圣殿前广场里,响起了锣鼓,欢声雷动的大秧歌舞衫歌扇,景县人员、海内外宾朋、各界代表、董氏后裔,怀崇敬之情,聚董子故里——古城广川,祭祀董子。董圣殿前,欢天喜地、唱起高歌,演出“大儒董子颂”,“民间打击乐”“西河大鼓”、“民乐大管合奏”、“京东大鼓”、“唢呐”、“汉魏古装舞蹈”、“民乐笙合奏”、“四板四说”、“器乐大合奏”欢歌笑语,行成欢乐的海洋。在公祭大典现场,恭读完祭文后,董氏宗亲会全体人员肃立,向董子圣像行鞠躬礼,广川中学几百名中学生,男生穿蓝古汊装、女生穿上红、下白古汉采装站六路纵队,集体齐声高诵董子名言。致祭西汉大儒董公仲舒,恭颂祭文;全场静听诵读。接着将四个大花篮敬献到董仲舒像前,恭敬敬祭礼告成后,与会人员来到董圣殿内参观。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儒圣文化,讲解有关董子的故事和旅游建设规化远景,并在功德榜长卷上留墨签名,争相捐款诚心实意,敬奉董子。祭奠大典结束后,董氏后裔们参观了董子文化园、董子庙会;听取董子文化园、董子墓等儒圣文化旅游区建设规划介绍,并观瞻了董子园各风景名胜。
董子墓,又称衣冠冢,位于距董子园西约三华里,“川抱董山”,“广川”意为“河多”“水多”,董子墓为董山,“山水环绕”,山为阳、水为阴。与相隔30里的“窦青山”相呼应,乃阴阳和谐的风水宝地。董子墓不但是座山,也是董子文化的化身,更是人们心中的“圣山”董子墓下面围一米高青石,坟上长满青枝繁叶茂盛的花草,表示董子文化在当今受世人喜爱,受众人崇敬,仍是巍峨的高山。董子独具特色的儒学文化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浸染着中华大地,董仲舒出生舍宅一座高大黄色石碑立在两米多高的石座上。两边两个红气球带着红条幅在迎风飘荡,传说,董仲舒属“牛”,当时人们都相信天命,为表示对董圣人的敬意和怀念,人们在此修建了“土牛”以保平安。众人集体三鞠躬向董子墓拜谒后,登上董子墓地的时空台进行参观;远望黄河故道,青杨绿柳,美丽的广川大地,锦上添花。近观董子出生舍宅遗址,风花雪月,令人心旷神怡。
董子舍园,实际是董仲舒的后花园。位置在董子小学东侧,立一巨大汉白玉石,雕刻的文字内容;传说这里有72位美女浇花井。梅花、是古广川国的国花。年少的董仲舒,刻苦学习,不爱女色,为求学问,曾三年都没到这自己的后花园,这就是著名典故“三年不窥园”的故事原型所在地。现已挖掘修好梅花状四眼古井。并造就西汉美女提水担挑、捉蜂扑蝶、嬉戏玩耍、赏景、浇花戏说董子的雕像,再现汉代活生生的劳作、娱乐、生活景观。彩砖甬路,曲终奏雅直通董子小学,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激励少年子弟努力学习,也以董子“目不窥园”的名典,启迪着孩子们勤奋刻苦学习的敬业精神。周桂钿教授为“广川董子小学”挥毫提词。
越过董子公园、宁武路、到达大运河华家口夯土坝,风景区。华家口夯土险工内坡坝墙,采用黄土、白灰加糯米浆夯筑而成,大堤有铸铜修堤铜人像、人工筑堤挑土、打夯、做米粥复堤工具、劳作的塑像全景,大堤内侧是艺术精致的花拦杆,站堤观望,弯曲曲长达73.2公里景县段京杭大运河,它南接德州境,北入阜城境的巨长水龙,真乃是无限风光在京杭尽收眼底。在现场,观赏人听取了下步造景规化,大家下次再来观赏,定是一个水乡仙景呈现在江北大地。
在研讨董子文化时,大家一致认为:“真正在今天我们能够知道孔子为圣人,是因为有了董子,汉武帝时,是广川的鸿儒董促舒把孔子儒学提倡起来,他对中国儒学历史上作出了第一大贡献,因此董仲舒也被后世称为中国两千年传统思想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思想当中,仁、义、礼、智、信、爱国、义利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家觉得,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思想传承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广川董子文化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广川董子文化协会理事长、中国、广川董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桂钿表示:“我们正值复兴中华文化的时代,需要复兴的正是盛世文化,董学最值得借鉴。”他认为,两千年前汉代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那时的欧洲各国还都处在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董学为这种制度服务,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周桂钿还介绍,孔子、董子、朱子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儒家三大圣人。孔子出生于乱世,朱熹生于末世,只有董子生于盛世。董子学中有关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权利相互制约问题,德教为主、刑罚为辅、治国理政重要原则问题。诸如此类,说明董子学是盛世文化的代表。
来自河南的董氏宗亲认为,董仲舒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天人感应”理论,完成了由理论到政治实践的升华。而“和谐”正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核心价值取向。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的观点,说明早在中国古代,追求社会和谐就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之一。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董仲舒不仅复兴了被扼杀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大一统、天人合一、德主刑辅的思想精髓,对于我们当前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正如学者所言,董子的优秀文化基因,一直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中,在广川,这种熏陶与滋养更为得天独厚。在没有资源、地理偏僻、交通不便的广川,董子故里的后人,从焊金属梯子起家,发展到180多家高科技通讯铁塔生产企业,赢得了“中国铁塔之都”的美誉。透过这些成果和现象,不难发现,“仁、义、礼、智、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成为广川企业家群体共同的文化符号,进而上升为企业文化。
此次中国广川董子文化研讨会受到了国内各大媒体的积极关注,中新社、中国新闻网、燕赵都市报、河北电视台、河北电台、衡水电视台、衡水晚报等10余家媒体争相对研讨会、董子公祭活动进行了报道。
作者:董良银 山东成武
景县新闻网版权声名:凡注明“稿源:景县新闻网”,版权均属于长城网景县工作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稿源:景县新闻网”。凡本网注明“稿源:XXX(非景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余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新闻热线:0318-4377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