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景县新闻网 >>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教学要贯穿“六个必须坚持”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4-07-17 17:13:00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科学概括并深刻阐释了“六个必须坚持”,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从总体上深学细悟“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精髓要义,而且要在教学中坚持好、讲授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让“六个必须坚持”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理念、重点内容和根本方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担负培养时代新人使命

  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史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是我们执政兴国的根本价值立场。思政课教师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在教学中重点阐释清楚人民至上蕴含的学理道理情理,可以结合党的宗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特征、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目的等重要内容,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等多个维度,引导学生认清这一价值立场来源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前调研把握学生愿望、掌握学生困惑,以增强教学针对性;课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运用贴近学生的鲜活话语表述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主探索学科发展之路

  丧失自信自立,近代中国挨打挨饿挨骂;坚持自信自立,我们依靠自身力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思政课教师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引导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一方面,必须树立学科自信,消除在专业课教师面前的自卑感,破除对西方某些学科的迷信,反对用西方标准裁剪、评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四个自信”,理直气壮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必须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设计最适合自己讲授和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案。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建设标准,不同教学对象有不同的学习需要,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专长,如何搞好教学从来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也没有适用一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法。照抄照搬别人的教案如邯郸学步,最终可能事与愿违。只有坚持自信自立,教师才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引导学生成为自信自立的中国人。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教学改革创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思政课教师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育人初心使命不动摇,紧跟时代发展新变化,面向教学发展新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激发教学改革创新活力。一方面,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之正,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之正,坚持课程目标、教材使用、教学内容的统一之正。另一方面,在教学理念上,要敢于突破陈规,不断探索多元互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创造性使用最典型最新颖最恰当的教学案例,开发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新媒体资源;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综合运用研究型、案例式、混合式等不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考核上,不断探索形式多样、科学高效的考核方式。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推动思政课在创新中提高。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好学生的求知之问

  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回答好学生的求知之问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发现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各种类型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共同分析、研判问题,集体攻关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才能避免照本宣科,改变从概念出发进行逻辑演绎、脱离实际的方法,把逻辑严密的教材体系转化为鲜活生动的教学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发现学生困惑的各类问题。教师要聚焦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焦点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找到不同层次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回答好学生的求知之问。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构建协同一体育人格局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政课教学也不例外。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研究思政课教学,才能把握思政课教学的规律。一要整体推进,坚持每门课程教材各章内容的整体性,按照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教学;二要前后统一,坚持大中小学一体化纵向衔接,既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螺旋上升,又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基础;三要左右衔接,坚持同一学段不同思政课之间的横向贯通,避免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简单重复;四要眼观六路,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使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五要八面玲珑,坚持善用“大思政课”,整合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协同一体育人新格局。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推动建设美好和谐世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天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宽广的世界视野、开放包容的宽阔胸襟和始终关注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价值情怀。思政课教师坚持胸怀天下,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的标准,批判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坚持中西价值观比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比较、西方社会现实与中国社会现实比较的方法,增强讲道理的本领。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通过网络、会议、访学等多种途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政策、中国价值,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引导学生树立胸怀天下的世界眼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积极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等国际交流活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总之,“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创新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是指导中国各项事业更好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思想方法。思政课教师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方法,有助于更好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姚郁卉 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责任编辑:王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