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初二就辍学了,如今管理着数百名高学历的员工,还建起了院士工作站;当年满街跑的推销员,如今成了产值几个亿、年纳税过千万的的大老板……衡水景县企业家孟庆义的成功没有像多数人推测的那样简单,这一切的一切居然是与他的经营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活在哲学世界里的他,在商海里显得游刃有余。
从小爱哭,长大还抠
“我小时候爱哭,一哭就是小半天,有时哭得累睡着了,醒之后又接着哭,邻居都喜欢看我哭,因为那时的农村闲人多,没事就爱凑热闹。现在想想或许就是那种先天固执转化得好成了现在的执着。我认准的事,一定会坚持。”穿着简朴、面相随和的孟庆义,说起话来却显得深奥并暗藏包袱。
某种程度上说,孟庆义是够执着的。1994年,筹划建厂时,景县当时有许多便捷的行业可以马上发财,他却选择了一个“高大上”的行业,搞“科技研发,为国争光”。他将当时手中仅有的3000万元本金,全部投入产品研发,“宁可几年不挣钱,也要把技术研究出来”。就这样,他通过聘能人、诚心干,终于在三年内研制出了中国石油开采急需的陆地管、下井管。在这一基础上,孟庆义仍不满足,在2006年又瞄准了世界的高精尖技术———柔性海底管道,投资5000万元,这次不仅聘专家请能人,还在企业建起国内县域罕见的院士工作站,四年之后果见奇效,研制成功了过去只有美国、挪威、法国才能生产的高端产品,就是这一成功,企业于2011年承担了国家“十二五863计划———柔性海底管道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重大项目,完成了他填补国内空白的宏愿。
今年47岁的孟庆义,出生于景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16岁自己创业,从产品推销开始,一步步走过来,如今已是一家承担国家863科研项目、拥有员工300多人、年纳税1000多万元的民营企业董事长。事业有成的他不吸烟、不喝酒、坚持素菜淡饭;穿戴更不讲究,一双皮鞋一穿就是五六年,不烂不换。
对自己“抠”,对有些事却大方得很。新盖厂区正在装修收尾,门口就摆放了一块巨大的观赏石。“这块大石头光运费就得好几万吧,摆放点花或种点树啥的不行么?”对于笔者的疑问,孟庆义呵呵一笑:“你看这个石头多稳多重,你看了不感觉踏实心静么?每天员工一进厂门若得到的都是这种感觉,开始一天的工作多好啊!”
挫折就是骡子身上的土
从推销员干到大老板,这其中的摸爬滚打对于孟庆义来说,仿佛都是天空中飞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孟庆义好思考,他经常把人生的曲折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他说,在地球上,自然环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例如:江河的冲刷,造成土壤的流失,使耕地不断遭到侵蚀破坏,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但是,江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沉积延伸,形成了富庶的冲积平原,使其成为“粮仓”。我国黄河、长江、珠江下游的三角洲平原,就是“沧海变桑田”的典型例证。自然界就是在这种“失与得”的辩证关系中,在互相取舍、补充和利用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说到如何看待失败和挫折,孟庆义讲了个故事:一个农夫在他的地里挖了一个大坑,主要是为了埋掉一些地里清除出来的杂草和垃圾。但是,他还来不及填掉这个大坑的时候,不幸的是,自己的骡子不小心一脚踏空,掉了下去。坑很大,骡子可以在里面站着,但是,坑很深,它却无法从下面爬上来。农夫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能将骡子拉上来。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抓起一把铁铲,把土从上面向骡子撒下去。当第一铲土撤到骡子背上的时候,它在坑里乱转,上蹿下跳,极力把背上的土抖下去,然后踩在脚下。农夫不断地铲土,骡子就不断地把背上的土抖下去,脚下踩着‘失败与跌倒’的土……渐渐地,骡子踩在脚下的土越堆越高。到了后来,当土堆到一定的高度时,它一下子就从坑里爬了上来,终获自由。
“遇到困难,我就会想到这种骡子精神。”在孟庆义的价值观里,这世界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很多企业家都有一个困惑期,就是有了钱,却没有幸福感,没有认同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孟庆义坦言,一直庆幸自己在这个困惑的阶段遇到了“明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说他从老祖宗的圣贤经典里找到了“幸福的源泉”。
如春雨润物,孟庆义默默地把儒家思想融入企业,《弟子规》、《百孝篇》、《家和万事兴》等国学经典成了员工培训的“教材”,还定期组织员工到泰山和曲阜旅游,感受儒家文化。在孟庆义心里,自己不遗余力地推广传统文化,是在推广一种生活方式或是活法。
公司每年为职工食堂补贴现金10万元,他和职工职工一直坚持“光盘行动”。公司在每年的春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都会给员工发放“敬老金”。早在2005年,公司就设立了“爱心基金”,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专用经费,以及时对遇到病、灾和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援助。到现在已有81名职工得到资助,公司还先后为社会35名孤儿提供救济,为农村修桥铺路捐资16次……
孟庆义平时工作繁忙,但他只要回到家中,就为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下厨做饭、谈心聊天,睡觉前为母亲洗脚,以尽孝心。同时,孟庆义每年都会给自己老家大孙庄村的老人每人发500元“敬老金”。同时,企业还有一条明文规定,凡被社会上(村、镇群众)公认的孝子优先录用;在厂内评先进,孝敬老人作为硬规定,不孝者一票否决。正是这些践行孝道的规定,让一些家中因养老问题闹矛盾的家庭重回温馨和睦。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孟庆义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他与公司管理层结合实际,制定了《三个不准,八项注意》。内容从不准拉帮结派、吃请客户,到红白事随礼、员工衣着、言行,上、下级吃饭谁拿钱都做了明确规定。对管理层的干部,孟庆义甚至做出了离婚须离职的规定。这些看似琐碎甚至有些离奇的规定,其实蕴藏着孟庆义对生活的态度、对员工们提升自我的期望。
家乡景县古称景州,是汉代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董仲舒的故乡。孟庆义在创业初期,即以当地世代相传的勤劳善良、诚实守信、讲究仁义道德的儒家文化为基础,他以身作则,和员工们一起践行着“办好企业、回报员工、惠及家乡”的企业价值观和“知恩、感恩、报恩;知福、惜福、造福”的企业文化。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办好企业,首先惠及员工,让人人感到企业是一个家,企业好了我就好。”“一流的产品质量,使市场越做越大。而一流的产品,除了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靠每个工人尽心尽力的工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只有把员工当亲人,大家才会同舟共济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自觉干好自己的工作。”
孟庆义的幸福语录很多,员工们几乎各个都能背上几条。
采访中,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目睹工人们那种精心操作的劲头,当问到为什么大家如此努力干工作时,工人们的回答是:“俺们孟总把俺们当亲人待,如果因自己粗心出了质量问题,不光砸了公司的牌子,对不起老板,产品没了市场,也砸了大家的饭碗。”
员工苏洪岗的家在当地农村,上班不久,他的父亲被检查出得了食道癌,全家人东借西凑,花了十多万元。昂贵的医疗费加上父亲日益严重的病情,让他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消息传到孟庆义那里,他立即赶到医院,拿出巨额爱心救助金给老人治病,彻底缓解了苏洪岗家里的困难。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感动地哭了起来,一次次地告诫儿子:“哪有这么好的企业!哪有这么好的领导!你哪也别去了,就在这里好好干,干一辈子!”父亲病愈后,苏洪岗更加发奋工作,在车间生产岗位上业绩一直排在首位、经过民主测评,如今他已走上车间主任的岗位。“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来自新加坡的公司总经理许春先生,之前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亚太区业务总监,在与孟庆义交流之后,毅然决定放弃海外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待遇投奔而来;助理康勇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MBA学位后,同样受到公司企业文化的感召,放弃了多家企业开出的优厚价码投奔而来……
在植物界,开花结果,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是其主要的繁殖方法。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植物的鲜花用它美丽的花朵、芳香的花粉和甘甜的花蜜为诱耳,在给蜜蜂、蝴蝶提供食物的同时,利用这些媒体给花朵授粉,这才结下了累累的果实;果实用它美味的果肉或丰富营养,在给人类和动物提供食物的同时,把种子带到远方,使其延绵不断,生生不息,
善于用哲学角度思考问题的孟庆义,或许早已深谙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