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景县新闻网>>基层动态>>景州镇

景县乡村地名文化录-景州镇(下)

   景县新闻网    时间:2016-03-18 16:23

  南关南村

  位于县城南侧,耕地面积500余亩,人口400余人,西汉时,文帝封周亚夫为條(音tiao)侯,侯国故城即此地。北魏时,條县治所由邸阁城(今城东偏北十余里之古城村)迁至此地,成为條县城。元初太宗八年景州治所由东光迁移至此,條县城改为景州城。据《景县志》记载:州城只有南、北、西三门,而无东门。至明弘治十一年,知州马驭(音yu)创建东门,四门修齐,并各刻石匾:东曰(音yue)东作,西曰西成,南曰南和,北曰北拱。南关、南门里是以南门为界,门内为南门里,门外为南关。南关村分为南关南村和南关北村。

  前郭庄

  位于县城偏南1.4公里处,西临景德公路,耕地面积199亩,人口200余人。据传,明朝初期,从山西迁来一户姓葛的在此定居,取村名叫葛庄,后来人口繁衍,村庄扩大,发展成三个村,名中葛庄、前葛庄、后葛庄。因“葛”“郭”近音,后人亦有称中、前、后郭庄者。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与本县其他重村名相区别,更名为中郭庄、前郭庄、后郭庄。

  莫庄

  莫庄位于县城南偏东1.9公里处,东临赵楼村,西临景德公路,前北临郭村。耕地面积524亩,人口200余人。据传,明朝初期,一户姓莫的从-县迁至此地定居,立村名为莫庄,沿用至今。

  薛洼村

  薛洼村位于南偏东3.5公里处,耕地面积281亩,人口200余人。西临景德公路,南邻玉泉庄干渠,据传,明朝初期,一户姓薛的从-县迁至此地定居。因该处地势低洼,故立村名时为薛洼,沿用至今。

  赵楼村

  赵楼村位于县城南偏东2公里处,耕地面积1000亩,人口500余人。赵楼村由赵庄和大楼村组成。东临从庄和双庙,西临莫庄和中郭庄。据传,明朝初期,一户姓赵的从-县迁来定居,立村名为赵庄。至清代,一官吏在村北附近建起一座大楼,遂改村名为赵楼,后又简称赵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和本县内其他重名村相区别,故复名为赵楼。据传,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内阁总署的舍人,在此地修了一座大楼,后发展成村,取村名为大楼。

  后郭庄村

  位于县城偏南1.4公里处,西临景德公路,耕地面积199亩,人口200余人。据传,明朝初期,从山西迁来一户姓葛的在此定居,取村名叫葛庄,后来人口繁衍,村庄扩大,发展成三个村,名中葛庄、前葛庄、后葛庄。因“葛”“郭”近音,后人亦有称中、前、后郭庄者。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与本县其他重村名相区别,更名为中郭庄、前郭庄、后郭庄。

  三里铺村

  位于县城南1.5公里处,西临惠民渠,耕地面积297亩,人口200余人。据传,明清时期,此地为应天(南京)至顺天(北京)的南北通道,来往客商不断。明初,山西移民唐氏在道旁开一杂货铺,后成村庄。因距县城3华里,故村名为三里铺。

  二分村

  二分位于县城东。偏南3.5公里处,耕地面积623亩,人口今300人。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本县八里铺曹氏和刘氏两家财主在此建立庄子,庄子中间一条大道分开,东属刘家,西属曹家,该村因得名为二分村。

稿源 景县新闻网 编辑:郑连池
  相关链接
景县乡村地名文化录-景州镇(上)
景县乡村地名文化录-景州镇(中)
景县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
河北今年将建设9个美丽乡村重点片区
  领导风采 更多>>
 
县委书记李景辉
 
政府县长赵君杰
 
 
  景县概况 更多>>
发展现状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经济建设
 
主办单位:中共景县县委  景县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