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景县新闻网>>企业专栏>>津龙

工业化拉动现代化 景县津龙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探访(下)

   景县新闻网    时间:2016-08-10 15:59

  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基于“农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更要引领市场需求”的发展理念,津龙公司在2006年就实行了有机种植、标准化生产,提出了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引领市场的发展战略。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养殖、种植还是屠宰加工,津龙公司都有自己的行业生产规程,用工业管理的量化指标经营着农业生产。

  在有机猪饲养基地,记者见到几百头小猪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牧草,饲养员定时把一些洗干净的白菜、胡萝卜喂给它们。

  “这是我们养的有机猪。”饲养员李兰波介绍,“这些猪全部放养。猪舍里给料、冲洗(粪便)、烘干都已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

  “我们养猪都是按标准操作,猪崽在不同生长期喂什么料、怎么防疫都有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增减,并且每一批猪崽都要整进整出。”李兰波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景馨’牌猪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李兰波的话在公司的肉联厂得到印证,“我们的‘景馨’牌猪肉尽管一直高于市场价0.2元/斤,每天依然能接到各地来的订单。”销售人员介绍。公司的“景馨”牌猪肉是先于同行被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目前他们养殖的有机猪在市场上也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受到市场的青睐。

  养殖业如此,种植业亦然。

  “公司种植的农产品全部采用有机种植技术,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实行统一良种、统一生产规程、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正在管理西红柿的贾兰水介绍。

  “此外,我们已有3000亩土地通过土壤有机认证,其中500亩开始种菜,年产有机菜200吨,一天收入1万多元。”贾连海说,“我们的有机蔬菜也开始得到市场的认可。”

  采访时正遇到连续几天的干热风,在津龙公司广袤的麦田里,记者看到一条条黑色的微喷灌设备正在浇灌“麦黄水”,麦田里见不到农民的身影。

  “这是我们公司推行的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技术,自动化控制,需要浇地时,只要工作人员启动按钮即可,不用人工看着,土壤湿度达到作物生长所需时会自动关停。”技术员冯立桥告诉记者。目前,公司2.1万亩耕地,都实现了自动化微喷灌,大田作物全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精细化的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品质,加速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目前,公司1.6万亩种粮的土地,单产比传统生产增产200公斤,亩收益增加400多元。今年,公司将购置“智慧农业”相关设备,在温室棚菜管理、生猪奶牛养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力争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

  “在这里,‘劳动力+土地’的农耕经济模式,已转变成‘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贾连海对津龙公司的远景充满信心。

  得益于一系列生态循环发展,2013年,津龙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3亿多元,公司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把雄厚的资本和企业化经营理念注入种养业,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津龙公司董事长贾连海看来,把工业化理念嫁接到农业领域经营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土地注入资本,集约化生产催生6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

  与贾连海交谈时,恰好附近村的干部打来电话,说是有几百亩土地想流转给公司。

  如今,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民找到贾连海,希望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加入公司,这在前些年是可遇不可求的。贾连海介绍,“2006年公司准备扩大饲料种植生产基地,急需土地大面积流转,可当时农民大都犹豫不决,不愿把土地流转出来。”究其原因,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的增值问题。

  为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公司决定:每年10月份发给农民下一年土地流转费,土地流转费可以随着市场变化提高,从最初的500元/亩到如今的1000元/亩,近年来,公司付给农民的土地流转费已经翻番。

  公司还规定,流转土地的农民优先接受公司的技术培训,成为企业的职业农民,按工种不同发放1300-1800元不等的工资。

  企业资本的注入加速了土地流转步伐,津龙公司从刚组建时占地500亩的小型养殖场,到如今,已经拥有2.1万亩土地的经营权,涉及2个乡镇13个村2000多农户。

  流转实现了土地的集约使用和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在改变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600多名职业农民已在津龙公司诞生。

  见到贾吕村村民贾兰红时,他正开着自己的轿车到公司上班。“我是公司种植区的机手,负责机械化作业,今天的任务是把种牧草的土地深翻。”贾兰红说,他家的10亩责任田全部流转给公司,每亩年租金1000元,他和妻子都成为了公司的职业农民,妻子是种菜工,两人一个月的收入3200多元。

  记者跟随贾兰红来到农业机械存放仓库,只见播种机、收割机、深松机、秸秆粉碎机等各种机具应有尽有,贾兰红熟练地发动深松机驶向田野。

景县新闻网版权声名:凡注明“稿源:景县新闻网”,版权均属于长城网景县工作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稿源:景县新闻网”。凡本网注明“稿源:XXX(非景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余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新闻热线:0318-4377968

稿源 河北新闻网 编辑:郑连池
  相关链接
小循环带动大循环 景县津龙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探访(上)
津龙公司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河北津龙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领导风采 更多>>
 
县委书记李景辉
 
政府县长赵君杰
 
 
  景县概况 更多>>
发展现状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经济建设
 
主办单位:中共景县县委  景县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